奇书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332章 我们已经被渗透了

第332章 我们已经被渗透了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眼见众人商量好针对犹大的办法,朱雄英才开口说道:

“要去查一查沿海的几个口岸,咱们开海这么久,说不定他们已经渗透进大明了。”

众人都深以为然。

陈景恪叹道:“其实他们早在宋朝时期,就已经进入华夏了。”

朱元璋惊讶的道:“什么,为何我没有听说过?”

陈景恪提醒道:“陛下可还记得蒲寿庚?”

朱元璋震惊的道:“蒲氏是犹大?”

蒲寿庚,南宋末年的西域胡商,从事海贸生意。

华夏向来轻视商贾,南宋却破格任命其提举泉州市舶司,可见对其是何等优厚。

然而他却投降元朝,引元军攻打南宋抵抗势力,并杀南宋宗室三千余人。

不过他们也很快就遭到报应。

他们习惯的用老办法来对付元朝,然而元朝根本就不吃他们那一套。

和我们争夺海贸利润是吧?那你去死吧。

元廷出兵泉州城,尽屠蒲氏族人。

不过蒲氏当时家大业大,在其他地方依然拥有极强的实力,得以传承下来。

老朱对蒲氏也是厌恶到极点。

等到大明建立,以蒲寿庚不忠为由,将蒲氏男子尽皆贬为奴籍。

只是当时蒲氏开枝散叶遍布天下各处,很多蒲氏子孙通过改名换姓逃过一劫。

言归正传。

听到陈景恪提起蒲寿庚这个人,朱元璋自然很震惊。

朱标等人也同样震惊不已,没想到他们竟然是犹大。

陈景恪解释道:“我也是前不久才得知犹大的存在。”

“害怕大明被渗透,就派人去调查,最后查到了蒲氏的身上。”

“他们靠着商业起家,通过贿赂官吏取得政治地位。”

“关键时刻毫不犹豫的出卖旧主,攀附新的强者继续吸血。”

“此等行为和犹大惯用伎俩非常相似。”

“于是我就专门查了蒲氏的来历,他们应该是大食国的犹大,并以大食人的身份来华夏定居。”

“其实在他们之前,北宋时期就有犹大出没。”

“先是依附北宋,等金国攻破汴京,他们又想投靠金国。”

“只是当时金国更喜欢用抢的,根本就看不上他们,连他们一起抢了。”

“他们一看投靠不成,就又跟随宋室南下……”

“宋室还以为他们有忠心,对他们很是优渥。”

“尤其是在海贸方面,为他们开了很多便利之门……”

“所以,南宋时期的大海商很多都是胡人。”

“而这些胡人里面,很大一部分就是犹大。”

“蒲寿庚能创造偌大的势力,也是南宋犹大集体努力的结果……”

这一番话七分假三分真,就是为了告诉老朱这个族群的危害。

而且也不用害怕被拆穿。

因为宋末和元末战乱,大量的资料遗失,大量的人死于非命,很多东西根本就无从查起。

就连蒲氏的后世子孙,都不一定清楚祖上具体发生了什么。

就算证实这番话里面有虚假成分,也可以用调查出错来解释,不会有任何人怀疑他故意造假。

事实上,只要证明蒲氏是犹大就足够了。

剩下的部分,就算有人告诉老朱是虚构的,他都不会相信。

事实也确实如此,老朱压根就没有怀疑此事的真假。

听完陈景恪的介绍,一张老脸阴沉的像是要下雨一般。

朱标、朱樉、朱雄英也同样如此。

一开始陈景恪给他们说犹大如何如何,他们虽然很重视,但并不认为自己会成为受害者。

一方面是离的太远,不觉得对方真能跑过来。

还有一部分是华夏人的骄傲。

区区寄生虫算个什么,稍微针对一下就解决了。

但现在不一样了,这事儿真真正正发生在华夏身上了。

切肤之痛,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。

老朱直接问道:“蒋瓛呢,还没回来吗?”

朱标立即说道:“我这就下旨让他回来,彻查大明内部有多少犹大。”

朱雄英建议道:“不只是要查,还要将犹大的行径告诉天下人,如此朝廷才能师出有名。”

“天下人认清了犹大的真面目,就会自发的抵制他们。”

老朱赞许的道:“好,此事就交给你和景恪了,尽快将犹大的过往历史汇编成册。”

陈景恪想了想,说道:“直接反犹大,很容易伤及无辜。”

“也会给不知道真相的外人,留下一個大明不能容人的印象。”

“而宗教斗争,在全世界都比较容易被人接受。”

“甚至咱们还能和基教、伊教联合绞杀犹教。”

“所以,咱们对外的口径,最好还是针对犹教。”

朱元璋并不是太能理解这一点的区别,但无所谓:

“咱不管是反犹大还是反犹教,咱要让大明再无犹大,永无犹大。”

陈景恪说道:“有您这句话就足够了,现在想收拾他们很简单。”

朱元璋顿时就知道他有主意了,问道:

“你又想到什么阴损的主意?”

陈景恪笑道:“儒释道三家联手,想必会非常壮观吧。”

——

陈景恪没有着急去操作,而是找了一群人编写犹大史书。

从他们雀占鸠巢,自迦南人手里抢到落脚地,到之后一次次寄生强者吸血,又一次次背叛。

期间又一次次搞种族灭绝,引得天怒人怨,为天下共同唾弃。

如果你认为这是域外之事,与华夏无关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

蒲寿庚了解一下。

南宋就是被他们出卖的,被杀死的不只是三千宗室,还有数不尽的士大夫。

这都是记录在史书上的。

总之,这本书将犹大无耻、贪婪、残忍的嘴脸,全都揭露了出来。

书写好之后,他没有直接发行天下,而是找来了宗教司佛道两家的代表。

将这本书给他们看。

“太上皇的意思是,让大明永无犹大立足之地。”

张宇初和佛教代表圆性,都很是头疼,这事儿和他们有什么关系?

总不能指望佛道两教动手杀人吧?

陈景恪自然也知道这一点,继续说道:

“犹大是以犹教为核心形成的,所以犹大都会信奉犹教,接下来朝廷会将犹教定性为邪神淫祀。”

“剩下的,就不需要我多说了吧?”

张宇初和圆性连连点头,表示明白了。

话说到这里,如果还不明白他们也不配当佛道的代表了。

两人拿着那本书就离开了,准备回去好好研究一下,琢磨琢磨怎么针对那个犹教。

要说效率,那还得是佛教。

没几天他们就拿出了一套说辞,犹大是罗刹夜叉转生,专门祸害人间。

钱财动人心,所以他们最喜欢经商,然后用钱财腐蚀人。

他们用钱买的不是你的货物,而是你的阴德。

只要你和他们交易,就会损阴德,祸及子孙。

而犹教,就是他们编写出来蛊惑人心的魔经,看了听了都会损阴德。

所以大家看到犹教一定要赶紧去衙门报告,然后来佛寺请求庇护。

当这套理论摆在陈景恪面前的时候,他都震惊了。

如果不是身份不合适,他都要大喊一声佛教牛皮六六六了。

道教一看,这不行啊。

最近千年华夏的神话体系,是佛道两家共同搭建的,不能只有你自己用啊。

于是就来了一招拿来主义。

伱佛教用罗刹夜叉转生,那我就用地府恶鬼转生。

后面的不变,抄。

反正五德论本来就是华夏的东西,被你们佛教拿去用,现在我们再拿回来很合理吧?

不过他们也不是完全照抄,还是弄了一点创新的。

这是我们道教的护身符箓,拿着它就能受到神灵保护,免遭犹大窃取德运。

但神也救不了该死之人。

这个符箓是用来保护无意中和犹大产生交集之人的。

如果你们无法控制心中的贪欲,主动和犹大交易,这符箓就没用了。

佛教自然不会说什么。

两教斗了千年,早就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了。

双方互相拿来拿去就是常态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