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大明:寒门辅臣 > 第一百八十九章 匠人蒯明思

第一百八十九章 匠人蒯明思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李敏想明白过来,看着态度诚恳的顾正臣放声大笑。

顾正臣见李敏尚书如此,也放松下来。

后世史料对李敏的记录很少,只有寥寥几笔:理学的忠实拥护者,为人清廉奉公,任上颇有建树。这些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此人是整个洪武朝中,任职工部尚书时间最长的一人。

长达五年!

五年,看似不长,但对于洪武朝走马观的尚书们来说,这个任期着实不短了。而洪武六年只是李敏入主工部的

一个爽朗的人,不会太计较小细节,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并非不可。

李敏笑过之后,起身从桌案后走了出来:“你能将这些图纸奉送,我们很高兴。听说你在句容打造了三大院,准备以工兴盛句容。顾知县,此时非是灾荒年份,这种以工代赈的方式,县衙又能支撑多久?”

“以工代赈?”

顾正臣愣了下。

难道说在他们的眼中,聚集人口做工,是县衙以工代赈??

以工代赈,指的是灾荒年景里,为防止灾民流窜各地,选择找点“活计”做,比如疏浚河道,干活就有饭吃,有粥喝,既救了灾,又做事。

基本上是一人全包,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人控制所有工序,他需要转换工序,而转换的过程,是需要时间的。

“至于新式炉子,因为皇室喜欢,金陵王公贵族与大臣,想来也会购置。这

“产业,小康??”

对于寻常匠人而言,打造个推车或其他器物,往往是一个人即当锯匠,也当搭材匠,还当漆工等等……

顾正臣放下名册,认真地回道:“不是县衙在养活他们,恰恰相反,是他们在养活县衙。诸位有所不知,这匠作大院除了生产推车之外,还生产新式炉子,

李敏皱眉,看向黄肃等人。

李敏有些震惊。

“小康之解确实如此,产业之说也可。只是,句容三大院的产业,更多指的是从采购物资,至生产,销售、利润分配整个过程。”

顾正臣见解释不太明白,便将众人引入句容匠作大院,仔细介绍:“匠作大院,以打造器物为主。东面是木材处理区域,有专人负责收购、砍伐、处理木材,中间那里主要负责器物的分工打造,以货物推车来论,有人专门负责推车把柄,有人专门负责推出板材、轮子。西面是组装、检验与仓库区域

……”

顾正臣敬佩地打量了下唐俊,古人的知识储备惊人,一些典故、出处,信手拈来!

“如此多人,岂不是每日耗费巨大,县衙如何能养得活??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