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大明:寒门辅臣 > 第三百一十三章 最大隐忧,人走茶凉

第三百一十三章 最大隐忧,人走茶凉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二百户,二百个养殖区,其实占不了多大地方,十亩荒地差不多了,毕竟养殖区不需要追求大,只要牢固便可。

“人走茶凉,人亡政息这种事很常见。若本官在这里说,能管下一任官员,呵呵,你们怕也不会相信。但是,本官可以说两件事。这

那样一来,忙忙碌碌一场,什么都没落下。

兽医早在西周时就已经出现了,汉《神农本草经》可以说是人畜通用药学专著,提到了牛、猪等治疗问题。

甲长催促,不能不去。

“见过县太爷。”

众人纷纷起身就要行礼。

周辉看向周知,目光落在周知手中的文书上,沉声喊道:“顾知县对咱们有恩情,若不是他,淋尖踢斛的把戏定让咱们每一户多缴不少粮。可是,谁又能保证顾知县能一直留在句容,若顾知县一走了之,后来的知县又不认账,既不帮咱们卖猪,又不认这契约,还可能会伸手朝着我们要猪崽子的钱,到那时,我们该怎么办?”

村民虽多有不满,愤愤不平,但还是去了稻谷场。

顾正臣用手势压了压,含笑道:“大家还是坐着说话吧,用不着行大礼。”

周知有些不知所措。

西晋时期,句容的葛洪,在《肘后备急方》中便写明了治六畜诸病方。

顾正臣也没坐下,而是站在桌子前面,用温和的目光扫视着众人:“养殖产业,是我提出来的,本意是想让大家吃得饱饭,家有余财余粮,也好在困难年景时不至于活不下去。现在想想,你们的担心并不是没道理。”

周辉看着里长与老人,却发现三人侧过身,看着西面的树林。

顾正臣平和地说:“许多乡民说,养猪费力费人,还不好养。县衙这里给出了一个对策,那就是为南周乡民修一座养殖场,每一户,一片小的养殖区,每一个养殖区,都设围栏。你们每日,最多辛劳一点弄点猪食、猪草。修筑围栏的事,可以交给匠作大院,免费为你们营造。”

北魏时期,贾思勰在《齐民要术》中,更是专门分出一卷来介绍畜牧兽医,介绍了掏结术、削蹄法(治漏蹄)、猪羊的阉割术以及关于家畜群发病的防治隔离等举措。

而那些出现猪崽死了的农户,很可能一样要赔偿,没有赔偿的钱,县衙会搬东西来补,到时候可就是雪上加霜,日子更是困难了。

顾正臣拍了拍周辉的肩膀,示意其坐回去:“这段时间里,里长、老人没少张罗这件事,费了不少口舌,你们的想法我大致清楚了。今日大家都在此处,那咱们就一个个梳理清楚,若还有人家不想参与的,绝没有人强求你们,若想参与的,我顾正臣欢迎。”

周知拿出文书:“这里有文书,县衙可以与每一户签署养殖契约,里面写得清清楚楚。周辉,你难道连县太爷也信不过?”

顾正臣没有开玩笑,为了推动养殖,可算是用心了。

老人周知看向周辉,连忙说:“有什么不好赚的,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,只要你们肯放猪,勤快点,一年到头岂会穷酸到连一件新衣都添置不了??”

顾正臣是一个好知县,可在顾正臣之前的知县,可是一个坏到骨子里的知县,甚至连前面的县丞、主簿、典史都阴损的很,欺压百姓是他们的拿手好戏。

里长周喜见百姓还是冷漠,便起身喊道:“怎么,一个个都和钱过不去?一头猪什么价,你们不知道,可一斤猪肉十文钱你们还是清楚的吧?咱们卖一头猪,兴许赚不了多少,可辛苦一年,落手里少说也有一贯钱吧,一贯钱不是小数目吧,一个个穷酸的,还看不起一贯钱?”

一干百姓听着,连连打哈欠,根本没人应声。

荒地多,户少,这倒为修小的养殖区带来了便利。

周辉踢倒了凳子,从人群之中走出,到里长与老人面前,然后转身看向南周的乡民:“我们为何不愿意养猪,有钱不赚是傻子,没人愿意当傻子。可甲长,里长,老人,你们想过没有,一旦我们养猪了,出了事,县衙未必会如约不让我们赔偿,官府什么时候吃过亏??”

顾正臣抬手,止住人群的窃窃私语:“有了养殖区,可以省了你们不少事。都是一个乡里的,来个外人都知道,也不用担心谁偷了你们的猪。还有人说,猪可能会病死,就白白忙碌一场。呵呵,这就需要看你们用心还是不用心了,不过作为句容试点养殖

“至于这

顾正臣不得不搬出来沐英当牌子了。

百姓不一定完全信自己,也不一定信沐英,但他们信皇帝。

皇帝能听到句容的声音,他们才放心。

至此,阻挡南周乡民养殖的所有障碍,无论是物质的还是心理的,都被顾正臣一脚踢开!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