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345章 明朝的苏武

第345章 明朝的苏武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投效?

朱樉淡淡的看了他一眼,一语不发转头继续看向码头。

众人都用鄙夷的目光看着岑信通,就算想更换门庭,这操作也太急躁了吧。

李芳出面拒绝道:“锦衣卫乃天子亲军,秦国乃小庙容不下你这尊大菩萨,岑百户休要再提此事。”

岑信通自然知道众人为何会如此,沉声说道:

“因淡马锡之事卑职前路已绝,继续留在锦衣卫也无甚作为可言。”

“大王此去必然会有一番作为,卑职想再搏一次。”

见李芳还想开口,他抢先说道:“至于锦衣卫百户身份……此番事了,卑职会前往洛阳请罪。”

“若能侥幸活命,就辞去锦衣卫身份只身前往秦国效力,请大王准许。”

闻言,众人露出释然之色。

他能主动去洛阳请罪,可见不是那种逃避责任的人,大家对他的印象好转了不少。

李芳也不再说什么,而是等待朱樉的处置。

过了很久,朱樉才开口说道:“你先活下来再说吧。”

岑信通心中一喜,说道:“谢大王。”

许柴佬看着自己的老朋友,心里充满了愧疚。

他自然知道岑信通为什么要这么做。

淡马锡发生这么多事情,岑信通作为锦衣卫百户难辞其咎。

被处死的可能性不大,但也没有什么前程可言了。

至少在大明境内,他不可能再获得重用。

那么抓住这个机会去秦国,不失为一个好选择。

但不管怎么说,这也意味着他十余年的奋斗基本被清零。

作为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,许柴佬自然难受。

现在他越来越痛恨自己的软弱。

也让他认识到,改革建立新秩序,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。

否则最终也不过是害人害己。

屠杀终于结束,码头的地面、海面全都是尸体,血浆有半尺厚。

更多的血液流入大海,海水都为之变了颜色,周围数十里都能闻到血腥味儿。

无数的海洋生物汇聚而来,争相啄食。

这一幕太过震撼人心,以至于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,淡马锡人都不吃海港周围的任何渔获。

并渐渐演变成了一种习俗,不得在海港周围搞渔业捕捞。

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生态,也算是意外收获吧。

接着朱樉下令,在淡马锡最显眼处将所有的尸体堆积成京观,并竖碑记录这里发生的一切。

“要让所有路过淡马锡的人,都能一眼见到。”

“以后所有要在这里出仕、经商、定居的人,都要来这里接受洗礼。”

他的命令得到了彻底的执行。

一座巨大的封土堆,被树立在码头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之上。

后来的官吏也确实遵守了他的命令,所有新人来这里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参观这座京观。

在不久之后,围绕京观闹出了不少神神怪怪的传闻。

为了镇邪,当地人在京观旁边,修建了一座巨大的汉白玉妈祖雕像。

之后邪异之事就再也没有发生过,世人皆以为是妈祖有灵镇压邪祟。

无数人慕名前来参拜,让此地成为了妈祖信仰的圣地之一。

很多富商为了表达虔诚,为这座雕像贴了金身……

至于京观,不知道是谁发起的行动,当地人在上面种植了花草树木。

后来竟然也成了当地的一景。

当然,这都是后话,暂且按下不表。

且说洛阳城那边。

朱樉出发之后,朱元璋毫无征兆的对外宣布:

怀念凤阳,怀念应天府,想要去那边住一段时间。

没有人觉得不合理,毕竟前者是老家,后者是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,要是不想那才有问题。

想了那就去呗,反正朱标已经坐稳皇位,天下人也已经适应了新皇统治。

太上皇可有可无无无无无无。

大家已经开始期盼,太上皇不在的日子,简直不敢想有多美。

老牌勋贵们则表现出了不舍,纷纷入宫确认事情的真假。

老朱没有多说,只说想到处走走看看。

事情确认之后,不少人表态,我们要跟随太上皇一起去,保护陛下的安全。

老朱顺水推舟的道:“好呀,咱一个人去还觉得无聊呢,有诸位老弟兄一起,显得热闹。”

“都去都去,大家一起去。”

众人顿时被噎住了,俺们只是客气客气,太上皇您怎么就当真了?

然而话已经出口,想再反悔已经不可能。

接着朱元璋又下旨,点了六十多名勋贵以及五十余名文官陪王伴驾。

除了二十多个赋闲在家的,其余全是各個要职上的大员。

不过有一个人,是自己主动要求去保护老朱的。

那就是汤和。

老朱其实并不想让他就此退休:“标儿才登基不久,朝廷变革不断正需要你辅佐,你怎么能撂挑子呢。”

“不行不行,你老老实实的给咱干着,哪都不能去。”

汤和盘腿往地上一坐:“上位,您说话可不能不算数。”

“去年咱们就说好了,您和娘娘游历天下,我老汤牵马坠蹬护卫左右。”

“您堂堂天子,一言九鼎,怎么能反悔呢。”

“我不管,您要是不让我去,我就坐这不走了。”

朱元璋手拿痒痒挠,指着他无奈的道:“好你个汤和,都学会拿话堵咱了。”

“好好好,既然你放着高官厚禄不要,非要跟着咱这个不中用的老东西,那就一块走吧。”

汤和高兴的一弹腿从地上跳起:“就这么说定了……哎呦,我的腿。”

却原来是太激动,落地的时候不小心崴了脚。

朱元璋一边让人去喊御医,一边搀住他吐槽道:

“你这老东西真是活该,也不看看多大年纪了,还和小伙子一样蹦蹦跳跳呢。”

“这下扭着了吧,疼死伱也不亏。”

等到随行名单公布,就算再蠢的人都知道,太上皇这哪是想故地重游。

分明是在搞退功臣,为新皇彻底掌权做准备啊。

有些人想的更深,这不是简单的退功臣,因为很多勋贵依然担任要职。

比如李善长和徐达,那可是内阁的话事人。

所以,这是一个有选择的退功臣。

再看看这些被带走的人以前的作为,基本都对新政表示过不同看法。

得,这既是退功臣,也是为革新扫除障碍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