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345章 明朝的苏武

第345章 明朝的苏武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对于这种手段,其实大家都能接受。

退功臣是历朝历代都会发生的事情,有些朝代手段比较温和,比如光武帝刘秀、宋太祖赵匡胤。

有些则比较残暴了,比如西汉的几位皇帝。

朱元璋用这种手段劝退,可以说相当的温和。

温和到所有人都不敢相信。

要知道,以老朱以前的性格,直接上刀子才是最正常的。

金樽共汝饮,白刃不相饶。

言犹在耳。

即便是被退的那些人,也没几个真的不甘的,而是后怕的直冒冷汗。

都说以史为鉴,没想到不知不觉间,自己就差点成了历史人物。

当下哪还敢废话,赶紧辞掉职务收拾行李,跟着朱元璋一起踏上了去往凤阳的道路。

朱标也没矫情,搞什么依依不舍之类的。

老朱的身体比他还壮实,马娘娘经过这么多年调养,身子骨也还算硬朗。

出行又带着那么多人跟着,实在没什么好担心的。

例行将二老送走之后,他立即就投入到工作中去。

将空出来的职务,全部用自己人填满,非但没有影响朝廷运转,效率还提高了好几倍。

接着就和陈景恪商量起淡马锡之事。

许柴佬是定然不能继续留任了,那么就需要选拔一位新的总督。

陈景恪说道:“淡马锡是商业之城,新任总督最好懂经济。”

朱雄英:“它还负责协调南洋诸国的关系,最好要懂外交。”

陈景恪:“还肩负着教化蛮夷,宣扬华夏文化的重任,所以最好要有一定学识。”

朱雄英:“还要拥有强硬的态度,不惧怕任何威胁。”

“……”

朱标听的头大无比:“是不是还要懂军事?”

两人一起点头:“最好懂一点。”

朱标没好气的道:“闭嘴吧,你们以为这种人才是地里的萝卜,随便拔啊。”

陈景恪自然知道,符合标准的人选不多。

人才,已经成为大明发展的最大短板。

老派官僚倒是很多,缺的是改革良将。

之前朱标倒是培养了一些人才,但对整个大明来说就是杯水车薪。

“大明需要一个专门培养新式官吏的地方啊,否则将会一直受制于人才短缺。”

朱标深以为然的说道:“所以特区必须尽快建立起来,在那里进行新式人才培训。”

陈景恪点点头,说道:“如果这次淡马锡能建好,也可以建一个人才培训基地。”

朱标有些头疼的道:“说来说去还是人才,淡马锡经不起折腾了,这一次必须要任命合适的总督。”

“可是,这样的人才上哪去找啊。”

陈景恪也很无奈,别的事情他都可以想想办法,唯有此事他也束手无策。

朱雄英犹豫了一下,说道:“我那边倒是有一个人才,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胜任这个职务。”

朱标眉头一挑,说道:“哦,什么人?”

陈景恪也很好奇,他竟然还认识这种人才?以前没听说过啊。

莫非这小子有异心?背着我偷偷的拉拢人才。

朱雄英说道:“鸿胪寺丞傅安,当年曾出使高丽,面对伪王辛禑和大将李成桂等人都毫不怯场。”

“后高丽覆灭,因功升任鸿胪寺主簿。”

“之前我建立外交规则,他也出力甚多,被提拔为鸿胪寺丞。”

“近些年一直负责番邦事务,在推广《华夏简史》方面亦有不错的表现。”

“唯一欠缺的,可能就是经济方面的才能了。”

听说了他的履历,陈景恪也颇为意外,这还真是个人才。

果然,被历史埋没的人才实在太多了。

很多人缺的就是一个机会罢了。

事实上他不知道,上辈子傅安就被称之为明初杰出外交家。

出使帖木儿汗国,面对死亡威胁坚贞不屈,堪称明朝苏武。

这一世他大概率是不用出使帖木儿汗国了,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。

在别的赛道上,他依然脱颖而出。

朱标对傅安也相当满意,但……

“淡马锡是商业之城,他不懂经济之道,如何能胜任。”

陈景恪却说道:“陛下,不若将淡马锡设为特区。”

“之前我们商议,在特区增设两个衙门,正好先在淡马锡实施。”

“傅安不懂经济没关系,只要他肯听专业人员的建议就足够了。”

“到时候商业的事情,就交给市管局的人负责,他这个总督只需要抓总就可以了。”

朱标也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,就说道:

“也只能如此了……明日让傅安来见我,顺便让他突击学习一下经济之道。”

至于别的配套官员,要求倒是没有那么高,朱标自己就任命了。

比如综改局和市管局的主官,直接从内阁行走里面挑选了两个人担任。

事情商量好之后,朱雄英派人通知傅安入宫觐见。

虽然没有直接说做什么,但入宫面圣就是一次机会。

对于傅安来说,这可真的是天上掉馅饼一般,兴奋的一宿没睡着。

第二天朱标、陈景恪两人对他进行了面试,发现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。

缺点也正如之前所猜测的那般,他对经济之道了解不多。

不过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,朱标倒也没有失望。

当即就宣布了对他的任命,并给他找来了几个老师,临时突击了解经济之道。

鉴于淡马锡的重要性,也将藩属体系的更多内容告诉了他。

至于帝国计划,暂时他还没资格知道。

即便如此,也让傅安震惊不已。

没想到围绕一个小小的淡马锡,朝廷竟然下了如此大的一盘棋。

而现在这个重担竟然落在了自己肩膀上。

他非但没觉得压力大,反而非常的兴奋。

做好了青史留名是必然的,甚至有机会展望一下部阁大佬的位置。

同时他心里还稍稍腹诽了一下许柴佬,这么好的机会,竟然弄成这种鬼样子。

商人就是商人,成不了大器。

时间快速流失,不知不觉一个月时间过去。

这天一个消息传回,秦王朱樉血洗淡马锡岛,共有九万余人被杀。

消息一经传开,举世震惊。

(本章完)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